1、安装、储存
(1)引出端的位置应与印刷板的孔位吻合,任何配合不当都可能造成继电器产生危险的应力,损害其性能和可靠性。请参照制造商样本中的打孔图打孔,当采用机器插装时,应向制造商特别要求引脚重直度。 (2)插装过程中不能对继电器外壳放加过大压力,以免外壳破裂或动作特性变化。 (3)继电器插入线路板后,不得板弯引出脚,以免影响电器密封或其他性能。 (4)快速连接脚的插、拔压力为3~7公斤力,PCB引出脚的插拔力的一般为0.2~0.5公斤力,太大的压力会造成继电器损坏、压力太小影响接触可靠性。 (5)安装继电器时不应接触引出脚,以免影响焊接性能。 (6)相邻安装的影响:许多继电器紧挨着安装在一起会产生热量叠加,可能会导致非正常高温,安装时应在彼此间留有足够的间隙,防止热量累积,确保继电器的实际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样本规定。 (7)特别强调的是,在安装时若不慎继电器掉落或受到撞击后,电气参数虽然合格电其机械参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存在严重隐患,应尽量不使用。 (8)继电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存储和安装。 (9)应注意监测存储温度,尽量避免继电器存储时间过长。
2、涂焊剂
非塑封继电器极易受焊剂的污染,建议使用抗焊剂或塑封式继电器以防止焊剂气体从引出端和底座与外壳的间隙侵入,此类继电器适合用多泡涂焊剂和喷焊剂工艺,抗焊剂式继电器如采用预热烘干(100oC1分钟),则可进一步防止焊剂侵入。
3、焊接工艺
当使用涂焊剂或自动焊接时,应小心,不要破坏继电器性能,抗焊剂式继电器或塑封式继电器可适用于浸焊或波峰焊工艺,焊锡温度在250oC左右,时间5~10秒。但焊锡不得超过线路板。手工焊接温度为350oC左右,时间2~3秒。
4、清洗工艺
焊接后先进行冷却,再清洗。应避免对非塑封继电器进行整体清洗。塑封式继电器的清洗应采用适当的清洗剂,建议使用水或酒精,若使用其它溶剂清洗时,应注意外壳表面印刷的标志是否脱落,避免使用超声波清洗,以免产生解点冷焊及其他损坏。在清洗耳恭听和干燥后,应立即进行通风处理,使继电器降至室温。
若需对继电器进行整体清洗及超声波清洗,可在订货前与三友营销部讨论,以便用特殊工艺进行产品制造。
5、涂胶
有时为保证线路板的耐潮、高绝缘,须对线路板进行涂胶处理,应尽量选用不含硅的较柔软的胶。避免采用高温下对继电器整体灌胶对盖。
6、使用要求
通常人们所说的产品可要靠性是指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其被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由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有使用可靠性组成,前项由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决定,而后项则与用户的正确使用及生产厂商售前、售后服务有关。用户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各项。
(1)线圈使用电压在设计上最好按额定电压选择,若不能,可参考温升曲线选择。使用任何小于客定工作电压的线圈电压将会影响继电器的工作。注意线圈工作电压是指加到线圈引出端之间的电压,特别是用放大电路来激励线圈务必保证线圈两个引出端间的电压值。反之超过最高额定工作电压时也会影响产品性能,过高的工作电压会使线圈温升过高,特别是在高温下,温升过高会使绝缘材料受到损伤,也会影响到继电器的工作安全。对磁保持继电器,激励(或复归)脉宽应不小于吸合(或复归)时间的3倍,否则产品会处理中位状态。用固态器件来激励线圈时,其器件耐压至少在80V以上,且漏电流要足够小,以确保继电器的释放。
激励电源:在110%额定电流下,电源调整率 10%(或输入阻抗<5%的线圈阴抗),直流电源的波纹电压应<5%。交流波形为正弦波,波形系统数应在0.95~1.25之间,波形失直应在 10%以内,频率变化应在 1Hz或规定频率的 1%之内(最较大值)。其输出功率不小于线圈功耗。
(2)瞬态抑制 继电器线圈断电瞬间,线圈上可产生高于线圈额定工作电压值30倍以上的反峰电压,对电子线路有极大的危害,通常采用并联瞬态抑制(又叫削峰)二极管或电阻的方汉加以抑制,使反峰电压不超过50V,但并联二极管会延长继电器的释放时间3~5倍。当采放时间要求高时,可在二极管一端串接一个合适的电阻。
(3)多个继器的并联和串联供电 多个继电器并联供电时,反峰电压高(即电感大)的继电器会向反峰电压低的继电器放电,其释放时间会延长,因此最好每个继电器分别控制后再并联才能消除相互影响。
不同线圈电阻和功耗的继电器不要串联供电使用,否则串联回路中线圈电流大的继电器不能可靠工作。只有同规格型号的继电器可以串联供电,但反峰电压会提高,应给予抑制。可以按分压比串联电阻来承受供电电压高出继电器的线圈额定电压的那部分电压。
(4)触点负载 加到触点上的负载应符合触点的额定负载和性质,不按额定负载大小(或范围)和性质施加负载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只适合直流负载的产品不应用于交流场合。能可靠切换10A负载的继电器,在低电平负载(小于10mAX6A)或干电路路下不一定能可靠工作。能切换单相交流电源的继电器不一定适合切换两个不同步的单相交流负载;只规定切换交流20Hz(或60Hz)的产品不应用来切400Hz的交流负载。
(5)触点并联和串联 触点并联使用不能提高其负载电流,因为继电器多组触点点动作的绝对不同时性,即仍然是一组触点在切换提高后的负载,很容易使触点损坏而不接触或熔焊而不能断开。触点并联对“断”失主可以降低失效率,但对“粘”失误则相反。由于触点失主以“断”失误为主要失效模式,故并联对提高可靠性应予肯定,可使用于设备的关键部位。但使用电压不要高于线圈最大工作电压,也不要低于额定电压的90%,否则会危及线圈寿命和使用可靠性。触点串联能够提高其负载对“粘”失误可以提高其可靠性,但对“断”失误则相反。总之,利用冗余技术来提高解点工作可靠性,务必注意负载性质、大小及失效模式。
(6)切换速率 继电吕切换速率应不高于其10倍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之和的倒数(次/S),否则继电器触点不能稳定接通。磁保持应在继电器技术标准规定的脉冲宽度下使用,否则有可能损坏线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