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电磁继电器的输入参量分为:交流输入参量、直流输入参量、脉冲输入参量。在选用时考虑以下参数:
(1) 线圈功耗 (2) 吸合电压、释放电压 (3) 不吸合电压、保持电压(一般不要求保证,特殊情况可特殊订货) (4) 线圈的最大连续通电电压 (5) 线圈电阻 (6) 交流继电器的线圈阻抗 (7) 线圈温升 (8) 交流输入参量的频率 (9) 脉冲输入参量的脉宽
对各种输入参量的通用选用注意事项:
1、 线圈电阻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继电器吸动、释放电压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继电器的影响程度不同。不考虑结构影响,70℃下的吸合电压一般比20℃下的吸合电压高20%左右。
2、 在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后,一般要求线圈上应施加最低动作电压以上电压,最好为额定电压,不推荐使用低保持电压,因为这样会减弱产品抗振性及承载能力。
3、 长期施加在线圈上的电压值,一般应小于120%额定电压,若需达到130%额定电压及以上值时,应与生产厂协商。特别在高温下使用,会造成线圈温度过高,老化加速。
4、 采用开关控制继电器线圈通断时,应考虑开关触点回跳的影响。
5、 用可控硅控制交流负载继电器的线圈时,可能造成每次在负载的同一相位开断,若正好为负载电压的峰值,继电器寿命将大大缩短。还应避免可控硅误触发。
6、 直流继电器释放电压一般为5%-10%额定电压,交流继电器释放电压一般为10%-30%额定电压。当线路上剩余电压过大,会造成继电器不释放。
7、 电压规格的选用应尽量采用通用规格,直流为12VDC、24VDC、交流为110VAC、220VAC。
8、 当继电器线圈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发热。这时进行继电器触点切换动作,其吸合电压高于冷态吸合电压,可能造成继电器不动作。
对各种输入参量的特殊要求说明如下:
1、 交流输入参量
(1) 交流频率:交流继电器输入电压(电流)的频率一般为50Hz或60Hz。由于二者线圈的感抗不同,吸动电压、线圈温升有明显差异。国内厂家一般按50Hz生产,若需要使用60Hz电源,应给予声明。
(2) 电流波形:交流电压波形应尽量为正弦波,严重的波形畸变可能引起继电器线圈过热、动作电压变化及产生交流噪声。
(3) 环境温度:交流继电器由于存在涡流捐耗和磁滞损耗,温升较高,一般为50℃到80℃。工作环境温度不宜过高。当提高环境温度时,要求漆包线及绝缘材料的耐温等级相应提高,继电器成本将大幅度上升。
(4) 交流噪声:继电器工作时,会发出交流噪声。初始要求小于45dB(分贝),实际使用中,由于磁极间出现砂尘等污物以及随着机械参数的变化,交流噪声会有所增大。因定量检测较为困难,一般要求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放置距耳朵50cm处,听不到交流声。测试的电压范围从吸合电压到110%额定电压之间。
(5) 吸动电压:交流继电器的吸动电压一般小于80%VH(额定工作电压以下同);允许最高吸动电压<90%VH 。用供电电压直接激厣的继电器,当供电电压波动幅度大于±10%时,将可能导致继电器的失效,国内的农村电网电压很低,应特别注意。电压过低,吸动不可靠,会出现似吸非吸而失效;电压过高,温升上升,继电器绝缘受损而失效,以上两种情况均可能造成继电器烧毁。
(6) 交流继电器在吸合时的线圈阻抗小于稳定时的线圈阻抗,吸合时会产生冲击电流,在线路设计时应给以考虑。
(7) 可靠性:一般情况下,交流继电器可靠性低于直流继电器。
2、 直流输入参量
(1) 选择直流继电器,突出问题是灵敏度(线圈额定功耗)问题,L与输出功率大小、外形尺寸、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振动、冲击等)有关,确定继电器灵敏度应十分谨慎,不可片面强调灵敏度,而牺牲其他性能。
当对灵敏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一般灵敏度的直流继电器;当灵敏度要求较高,输出功率为强电,环境条件苛刻,可用固态继电器、中等灵敏度的继电器;娄要求高灵敏度(如0.2W以下)时,可选用标称灵敏度较高的继电器,或者采用混合继电器、极化继电器。但混合继电器的价格较低高,体积较大;极化继电器环境适应性较差,负载能力不高。
(2) 当要求有很低的电力损耗时,可采用磁保持继电器。它不需要连续供电,只需提供一个足够大的脉动电压,就可保证产品吸合,但线路设计较为麻烦,需提供正反向电压。
(3) 直流线圈两端可并联续流二极管,防止过高的反向电压,但应考虑电源极性。
(4) 施加在继电器线圈上的动作电压应超过规定的吸合电压值,且为阶越电压。低斜率的爬升电压,会造成继电器运输队和时间延长,甚至触点熔焊。
3、 脉动输入参量
(1) 磁保持继电器出厂时,处于复位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由于运输等过程受到冲击作用于,继电器触点可能处于置位状态(常开触点闭合,常才触点断开),为避免使用时出现故障,建议在装配前进行触点状态检测,或在主回路通电前封线圈施加复位电压,保证触点状态正确,对于便携式产品应特别注意。
(2) 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驱动脉冲应足够宽,建议取5倍动作时间以上,保证可靠动作。
(3) 在使用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时,双线圈不可同时施加电压,以避免误动作。
(4) 对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其线圈不应串联续流二极管,以免续流引起继电器反向动作,驱动线路应选择有足够耐压的元件。 |